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塑料管道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塑料管材;80 年代,塑料管道开始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我国先后加入 ISO/TC138 塑料管材、管件与阀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组建成立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道分会,并制订建筑给水、排水 PVC 管材的行业标准以及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技术规程;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建设部等各相关部门陆续制定颁布系列鼓励政策措施推广塑料管道的使用,提出了各种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目标,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传统管道,大力推进塑料管道在住宅建设、城镇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建设、农业灌溉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 大的塑料管道生产国及应用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带来的基础设施需求增加以及塑料管道应用领域的拓展,全国塑料管道的产量实现快速增长。2011 年至 2018 年间,产量由 1,000 万吨增长到 1,567 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 6.63%,期间行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二五”期间(2011-2015)发展建议》《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发展建议》提出的预期发展目标。
(2)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我国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在“十二五”以前,我国塑料管道多用于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十二五”期间,除了传统农业用管道、给水排水管道,其他领域的塑料管道使用率也在持续增长。
目前,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其中,PVC 管道产量主导产品,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一半;PE 管道和 PP 管道产量相对较小,PE 产量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三成,PP 管道产量约占塑料管道总产量的一成。
(3)塑料管道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我国目前塑料管道市场上不同质量的产品同时存在:一方面很多塑料管道企业,特别是一些骨干大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工地上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的产品。“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逐步重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工作,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有的小企业已经兼、停、并、转、破,但品牌、质量好的规模企业增长明显,部分大规模企业异地布点、兼并扩张的步伐加快,带动了行业区域分布的进一步合理。市场上低端产品逐步减少,更多的加工企业重视高水平、高性能产品的研发,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和整合,行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毛利率的下滑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4、各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概况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发展概况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加工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塑料管道在市政给、排水领域的应用量分别为 172 万吨和 144 万吨,应用领域占比分别为 11.97%和 10.03%。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给排水管道网络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有利于塑料管道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在城镇化发展中持续加大给排水管道设施的投入,城市给排水管道总长度逐年增加,管道口径依次递增,公共给水与排水效率得到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由 2008 年的 48.01 万公里,增长到 2017 年的 79.74 万公里,年平均增长率为 5.8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镇新建住房数量不断增加,棚户区改造速度加快,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用塑料管道需求。与此同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也将提高塑料管道在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率。因此,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将有助于建筑给排水塑料管道的推广和应用,建筑工程塑料管道的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